在过去的一年中,乐队这个词重新成为音乐圈中的热点,在《乐队的夏天》这档综艺节目的助力下,曾经潜伏在半地下状态多年的独立乐队,通过这种途径和更多的听众产生了“对话”。
在绚烂的灯光和舞台背景之下,乐队们或多或少地变了样子,尽管如此,这款主打青春与怀旧的节目,仍能引发不少共鸣,它让很多人重拾起旧日的情愫,也目睹着年轻一代的新姿态。去年的夏末,三联生活周刊也做了一期《乐队的夏天》专题,并引用了刺猬乐队的歌词作为标题“总有人正年轻”。
【总有人正年轻】
大概是受到yqxxx的影响,今年《乐队的夏天》来得有些迟缓,直至一个多月之前,才公布了最终的阵容。

据说,自第一季播出完结后,报名2020年《乐队的夏天》的乐队有近千支,这和第一季录制前导演一遍遍打电话给乐队邀请的情况大不相同。新裤子、痛仰、刺猬、面孔等乐队均表示,来录节目前心里都有点儿抵触或质疑,录制时也没有太多的胜负心,这是想放开玩一把。但当节目落幕后,市场的认可还是给乐队打制了“成功模板”,利益、名声或是其他什么,也驱使着更多人走向这个舞台。
怀着对老乐队的期待以及对新乐队的好奇,《乐队的夏天》第二季正式上演了。在刚刚结束的两集连播中,第一组11支乐队陆续登台,“霓虹迪斯科”马赛克用一种复古的方式演绎了城市晚间的快乐情感作为开场。

来自广州的“宅核”超级斩乐队则带来一曲惊艳的暴击,震撼的声源不止是主唱的嗓音,吉他的失真效果也给场上带来极限挑战。

不得不说,福禄寿和Mandarin是整晚节目中最让人回味的两支乐队,他们也是这场“游戏”中组建时间最短的两支乐队,分别成立于2018年和2019年。福禄寿是三胞胎姐妹的“组合体”,迷幻流行中带着充满着关于童年的现实,《玉珍》这首歌唱的是远在天堂的外婆,对于亲情的全部情感,都融化在一句“起风啦”之中。


Mandarin则是由业务能力超强的三个“学院派”男孩安雨、肖骏和Chace组建的。主唱Chace生于1998年,是第一位登上比利时明日世界电子音乐节主舞台的中国DJ;鼓手安雨毕业于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,他极少炫技,却能把繁复的节拍融入到到律动之中;肖骏是纽约州立大学帕切斯学院的爵士吉他研究生,此前,他出版过一张个人专辑《三棱镜》,在文案中他自述,一束白光透过三棱镜可以折射出多种光线色彩,而爵士乐正是这一玄妙的载体。不同的特长搭凑在一起,却形成了极富未来感的音乐,在他们的作品《echo》中,几何、数字和节拍被一一解构。从节目中也不难看出,大乐迷张亚东和专业评委对于这支乐队的喜爱。

来自广东省海丰县的民谣乐队五条人是今年《乐队的夏天》中最为特例独行的一支。2012年时,他们曾参加过三联生活周刊UCCA文化节的演出,那时,阿茂和仁科已经开始用方言演唱,他们的音乐中带有先天的潮湿和海风,混杂着日常的琐事,像一首漫不经心而又极为严肃的诗。观众们对五条人大多喜厌分明,很多人关注到他们,也是被他们的诙谐所吸引,市侩的造型,漫不经心的打岔,以及临时更换的音乐,最终换来数条热搜和淘汰。



“傻子与白痴”的乐团成员蔡维泽曾是《明日之子》的冠军,他们用一种特别的方式重新演绎东方的流行,他们自述为以叙事的结构、电气的音墙,站在世界的角落,写出抚慰的歌。

重塑雕像的权利获得本组冠军,确实有点让人惊讶,没想到这支被誉为“滚圈精英”的乐队在大众间有如此高的接受度。主唱、吉他手华东出生在南京,他的父母都是德语教授,随后去了德国读书,在他阴冷、忧郁的音乐中,还有一种严谨的哲学式思考。本场演出的《Pigs in theRiver》这一作品灵感就是来自“黄浦江发现腐烂的16000头病猪”的新闻,在音乐中,华东试图探讨人类工业对自然界的戏谑影响。当然,这首歌的groove也容易被人联想到Nick Cave的《red right hand》。

水木年华的出场,便引来一番争议,现场专业乐迷给出超低的4票(我也没投),艾晶和三儿的现场直言让很多观众感到不悦,但是我觉得,在乐队的舞台,具有乐队意志的音乐才能被接受,像晚会一样,推测观众会为哪些情怀鼓掌、动容的音乐,则显得居心叵测。




33支乐队中,尚有22支未登场,不妨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季的大名单。有很多人认为,第一季中的大多数乐队都是长期居住在北京的,虽说北京的音乐圈长期滋养了乐队文化,但多少会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平衡感。毕竟在过去的几年中,上海、台湾、广东、四川等地区和城市里,都出现了不同的音乐团体和文化氛围。随着法滋、马赛克、达达、声音玩具、霓虹花园、傻子与白痴、康姆士、岛屿心情等乐队出现,今年《乐队的夏天》名单看起来不再像是一个扎根在北京的音乐节。
在33支乐队的名单中,达达、木马和声音玩具都组建20年以上,分别成立于1996、1998和1999年,他们来自湖北和湖南和成都,2000以后,他们成为不同舞台的主力军,随后纷纷沉寂。达达是为数不多的闯入主流乐坛的一支摇滚乐队,他们的故事形成于南方,音乐也始终保持着和武汉相关的青春期记忆;前一段热播的《隐秘的角落》让很多人又一次听到了木马乐队的歌声,这支有迷雾一样气场的乐队,用华丽的声音试探着舞台的边界;声音玩具的作品不多,但是《爱玲》和《秘密的爱》始终都是80后豆瓣用户的歌单必备曲目。

Joyside、carsick cars、后海大鲨鱼和重塑雕像的权力是典型的80后乐队,他们来自北京,曾经聚集于鼓楼、清华南门的D22俱乐部一带,从某种意义上讲,此后北京出现的一大批乐队,都像是他们当年延续的朋克精神,无论什么风格,这种叛逆似乎一直在主导着这些人的音乐。

三支台团的闯入,也丰富了《乐队的夏天》的舞台,其中的椅子乐团曾凭借第二张专辑《Lovely Sunday乐芙莉圣代》入围第30届金曲最佳演唱组合奖,专辑充满复古摇滚的音符;康姆士带有一种嬉皮式的幽默感,主唱永驻觉得这个时代《根本不适合搞摇滚,在他的音乐《我不希望你孤单的去面对整个喧哗世界》以及《你要如何,我们就如何》中,都透露着非常羞涩的表达。
野孩子的出现让很多人惊讶又兴奋,因为他们是众多乐迷心中的精神符号。这支成立于1995年的乐队以一种极为考究的方式重新调研、编写了西北小调和它所属的生态意象,他们的音乐极为传统,却时常震颤着当下的生活与情绪,2004年的专辑《黄河谣》所带来的震撼效果远大于一张民谣本身,无论是演唱还是演奏都极具张力。有个在阿里上班的朋友对我讲,他坐在杭州的办公室里戴上耳机播放了这张许久未听的专辑,只一个音符划过耳鼓,眼泪就突然止不住地流了下来。

最后想说一下,我代表杂志社作为专业乐迷(人肉背景)在现场参与了几期节目的录制,说实话,明显能感到一些乐队的胜负心很重,虽然乐队还是那个乐队,但是感觉完全不一样了。当然,也有一些乐队始终保持着真实的状态,当我看到CarsickCars的表演时,我突然想到了去年做那期《总有人正年轻》杂志时写过的一个场景,那是在D22俱乐部的某个晚上,在那个狭小的、阴暗的空间里,简单的鼓点,机械的律动混着吉他的噪音;铺满中南海香烟的舞台下,有上百个自由的、炽热的灵魂在随着音乐跳动。

作者档案

黑麦
妈妈,这个世界会好吗

三联生活周刊
个人微博:@黑麦2333

B站解读☞UP主:三联编辑部
⊙文章版权归《三联生活周刊》所有,,转载请联系后台。
【总有人正年轻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