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有网友分析,蔡徐坤的热度正在渐渐下滑,大家也很少在热搜里看到蔡徐坤,于是有人总结其原因和蔡徐坤缺少专业的经纪团队有关,没有经纪公司的加持,蔡徐坤的个人行程几乎都是自己决定的,包括综艺和做音乐,当然还有拍戏的打算也是自己说得算,虽然蔡徐坤如今比较自由,但是在外人看来,蔡徐坤目前只打开一部分路人盘,要一直保持在顶流的路还是不好走的。#蔡徐坤#

众所周知,蔡徐坤在早期被公司坑过,那时候的蔡徐坤还是未成年,《偶像练习生》时期,蔡徐坤也是背着官司来参加的。据网友爆料,蔡徐坤的前经纪公司是个皮包公司,本身没有好的资源,开见面会也是自掏腰包。这家公司赚的是练习生的解约费。

在《偶像练习生》时期,有很多大公司想签蔡徐坤,但是他一直拒绝。之后蔡徐坤成立了个人工作室,自己百分百控股,最初只有三四个人。粉丝们一致认为:蔡徐坤是一个对自己有清晰规划的人,目光长远,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。

而那些资本家则是想方设法地把蔡徐坤的流量变现,由于蔡徐坤坚定自己要走音乐道路,他认为自己更需要的是沉淀,所以他选择成立自己的工作室,哪怕没有好的资源,哪怕完全没有公关经验,哪怕是像个创业者一样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独自打拼。

试想一下,如果蔡徐坤签了公司,公司会让他去演戏,上综艺,留给自己练习,创作的时间又有多少呢?蔡徐坤还可以像现在一样出道两年完成15首个人原创单曲吗?其实大概率是不可能的。

自出道的这两年来,蔡徐坤一直在成长。从《偶像练习生》唱歌有时会气息不稳,到现在江苏跨年连唱3首也完全不虚。自己的音乐质量也在逐步提升,有自己的风格,出道两年完成几百个舞台。

或许,蔡徐坤的观念和资本家们的观念是完全不同的,甚至是两个极端。资本家会尽可能榨干艺人身上的所有油水,捞更多的钱,必定不会让蔡徐坤神隐沉淀自己,研究创作,他们看上的只是蔡徐坤的流量。但当所有人都对“流量”这个标签避之不提时,蔡徐坤说:“流量是一种社会责任。”

当然,蔡徐坤坚持自己所热爱的,不为讨好大众而改变自己,会收回触角,但从不怕展露锋芒,这才是蔡徐坤迷人之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