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久见“媳妇”心
随着《婆婆和妈妈》更新越来越多,大家对心疼委屈媳妇陈松伶,逐渐转变为厌恶挖坑姐陈松伶。
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张铎妈妈、也就是陈松伶婆婆叫屈,让人深深感觉到,真的是日久见人心。

那么为什么在刚开始的时候,所有观众都会一致认为,陈松伶善良大度,是婆婆在频繁找茬呢?
这里面充满的生活的狡诈,如果一个人原本就站在弱势,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多一些偏心,加这个人又能装会演,那就真的容易被蒙蔽双眼了。

看似弱者的“陈松伶”
众所周知,陈松伶已经五十岁,在镜头前,陈松伶与张铎说是母子也有人信,张铎本来就年轻,加上保养得好,看上更加减龄。
一个年纪大的女人,嫁给了一个年轻有为的男性,还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要孩子,有了这个大前提在,观众自然而然就下意识“偏心”了。

更何况这个女人还不是别人,是不少人心中的年代女神,曾经风华正茂的时候也是风头无两。
于是这对婆媳,从一开始就被大家下意识打上了标签,婆婆凶恶媳妇可怜,媳妇在婆婆身边讨生活困难。

一直被诟病的婆婆
从第一期节目开始,婆婆就一直被骂,加上社会上不少年轻女人,将对自己婆婆的不满发泄到节目中,这个来自东北的老太太就更成了撒气靶子。
一进门抱儿子,拉着儿子说悄悄话,给媳妇带她不喜欢吃的大蒜,还总是指使儿媳妇干活,这些特点被无限放大。

当然生活中没有妈妈会那样粘着自己儿子,这个老太太在镜头前面确实有点“演”,可是长辈让晚辈帮忙干活理所当然,怎么就成欺负儿媳了。

让儿媳吃大蒜当然是老太太不对,她或许只是想着自己儿子喜欢,希望儿媳能与儿子的胃口一样,这点错也不应该被无限放大。

第一期的隐藏下马威
第一期节目中,成功给婆婆立了一个恶人人设,给媳妇陈松伶了一个“边缘人”的可怜人设。
随着发现陈松伶段位高超,越是心痒难耐重温了第一期,发现陈松伶第一次见面就给了婆婆一个“下马威”。

进到儿子儿媳的家之后,长期没见儿子的张铎妈妈拉着张铎说话,陈松伶就像个透明人一样走来走去,后期还着意给了“透明人”特效。
但是细想一下,如果是媳妇的妈妈来拉着媳妇说话,旁边的儿子应该怎做,人家说体己话,自己当然需要回避一下。

家中不是没有房间,眼看婆婆想与儿子说话,陈松伶转转悠悠就是不回避,亏得后期帮忙,给她树立了一个“委屈包”媳妇人设。
我才是这家女主人
人都说一山不容二虎,一个家只能有一个女主人,成家的人都知道,一个家庭厨房是谁的天下,就最有话语权,当然除了富豪到有保姆的那种家庭。

进来家门后,张铎就“告诫”妈妈“我的东西不要动”,妈妈当时就愣住了,儿子的东西妈妈为什么不能动。
这时候,不难猜到其实是陈松伶有的东西不希望婆婆懂,果然后面就有在一个坐的地方贴“松”字,陈松伶说“这里你不要坐”。

不得不说陈松伶 手段高,肯定提前和张铎吹过枕头风了,第一战让张铎冲锋陷阵而已。
然后陈松伶还说“冰箱你不要动”,婆婆说如果自己想要吃什么,不能去冰箱拿吗?
陈松伶无言以为只好笑,场面一度尴尬到不行。

厨房,也是权利
或许会有人说这个时代男女平等,为什么厨房是女人的天地。
说这话的人大多没结婚,或者夫妻感情一般。一个有爱的家庭,往往有一个温馨而又有烟火气的厨房,为家人烹饪,为孩子料理,将各种食材变成美食。

陈松伶打着不让婆婆干活的幌子,第一期就拒绝婆婆使用厨房,观众与张铎自然看不出什么,还以为这是一个孝顺儿媳。
而对于对家庭深深眷恋的老人来说,一眼就看出陈松伶的把戏,所以她才据理力争,争下了厨房这小小天地,因为她要为自己的孩子做酸菜。

采访露馅
在后期的采访中,陈松伶没有架住记者的追问,只好无奈说出,其实不想婆婆动自己东西,主要是因为怕婆婆动了之后,自己会找不到。
这样的问题很多家庭都有,妈妈帮助女儿收拾房间,女儿也会找不到东西,找不到的时候问就可以了。

换做婆婆为什么不能问呢?还要提前打招呼,用帖纸条的方式警告,是不是有点刚进门就给下马威的感觉?
和解
不过在最近的节目中,婆婆与陈松伶已经就根本问题进行沟通,关于生孩子的话题正面解决了。
生孩子的话题是插在这对婆媳中间的刺,只要这根刺被拔出,想必以后摩擦就会少很多。
希望节目最后的和解是真实的,这个三口之家能够回归到平静与幸福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