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在《觉醒年代》中加冕白玉兰奖视帝,在获本届白玉兰收获8项提名,于和伟饰演的陈独秀,将这个历史人物的睿智与热血展现得淋漓尽致,让观众过目难忘,过了一次瘾,一举拿下白玉兰视帝!

他让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,更大赞“表演艺术家于和伟先生,尽管相貌与陈公并不太像,但如同陈公的灵魂附体,他演出了陈公的精神,塑造了艺术化的陈公形象。”并专程给于和伟寄书赠言:“和伟先生雅正:仲甫之魂。”

他在表演领域中有着出色的表现,主演的《悬崖之上》票房口碑双丰收。

他也曾经在电影的道路上迷茫,但最终坚持下来,实至名归,获得了成功!
他就是------于和伟,他出演许多电视剧,总有一个人物会让你记忆犹新!

1971年5月4日,于和伟出生在辽宁省抚顺市一个贫困的家庭,他是家里的老幺,在他之上还有八个哥哥姐姐,所谓“皇帝爱长子,百姓爱幺儿”,但于和伟却没有享受到这种待遇。在他出生时,母亲也已经45岁高龄,家里要养9个孩子,父母本来就不容易,在加上在他3岁时,父亲却因病离世,家里更是一度揭不开锅。
母亲是个勤劳的人,为了养活9个孩子,省吃俭用,每天去卖烤红薯,早出晚归,支撑起整个家庭,而照顾小弟的任务就落到了哥哥姐姐们身上。
于和伟的父亲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去世,从此剩下孤儿寡母,母亲只能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整个家。
为了养活九个孩子,他的母亲起早贪黑干起了双倍的工作,他的哥哥姐姐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努力帮家里干一些杂活。
由于母亲生于和伟时年纪过大奶水不够吃,所以小时候的于和伟非常瘦弱,看着这一情况,一家人都非常着急。好在天无绝人之路,于和伟的大姐这时已经生下了长女,也有奶水。
这样一来刚好可以给于和伟吃,所以其长姐扮演着和母亲一样重要的角色。
多年以后,于和伟在谈起大姐时,脸上洋溢着感激。
随着于和伟长大,上了中学的他渐渐爱上了唱歌,并且学习成绩很不理想,所以中考时他落榜了。然而于和伟对这一结果并不甘心,只能再努力补习一年争取考个好高中。
当时家里拿不出5块钱的补课费,吴老师直接说:“这个学生我来带,五元钱学校从我工资里扣就行了。”
后来,于和伟说:“现在想想,确实我对他的感情和依赖,是有对父亲的感情在里面的。”

第二年于和伟中考的成绩依旧不理想。他茫然了,此刻他别无选择,唯一的长处就是唱歌,于是便去了正在招生的师范学校当音乐老师。
于和伟在音乐课上学习的歌曲很快就能记住曲调,回家也在哼唱。
于是他在老师的建议下进了抚顺幼儿师范学校,本想着毕业后进入小学做音乐老师。
于和伟从学校毕业后,选择在话剧社工作,热爱话剧和表演他还萌生了考演艺大学的梦想。
在抚顺话剧团时,于和伟在一个剧里演农村团支书,说话一嘴东北味。
在饭桌上,导演还因为于和伟发音不标准,不让他夹菜,于和伟不敢作声,一直忍到了饭局结束。
看着于和伟一直吃饭,导演说:“你说你普通话好,说给我听听!”
“我不说”,傲娇的于和伟留下一句话,走了。
至此,于和伟经常拿着一本《新华字典》,经常翻阅。每当他练习普通话的时候,朋友都说他,你这什么口音啊,南腔北调的……
3年中专毕业后,到底要不要去做老师,他又迷茫了,不想当老师怕误人子弟。
刚好抚顺话剧团到学校去招人,于和伟给考官唱了首歌,又模仿卖瓜子的盲人。
1991年,于和伟去抚顺歌舞团看汇报演出,18岁的舞蹈演员宋林静那优美的舞姿仿佛仙女下凡,让于和伟看呆了,发誓要把她追到手。

于和伟一看,心里说了一句“真漂亮”,于是下定决心要娶她为妻。
宋林静比于和伟小两岁,父母都是中学教师,只有她这么一个独生女儿。宋林静初中毕业考入了抚顺舞蹈学校,毕业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进了抚顺歌舞团。

于和伟主动上前搭讪介绍自己,宋林静愣了一下,扭头就跑。
于和伟为了接近心中的女孩,每天下班后都提前在公交车站上,等她下班一起乘车。
最初宋林静并不理他,时间长了发现他并没有恶意,人也挺老实,就和他聊聊天。于和伟坦诚地对宋林静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,3岁丧父,母亲没有正式工作,家里有9个孩子,非常贫穷,宋林静没有因家庭而嫌弃他。
宋林静的外甥女想报考少年宫,于和伟开心极了,心里揣想着机会来了,这给了他一个表现的机会。于和伟主动请缨,在他的的悉心辅导下,宋林静的外甥女顺利考上了少年宫。
在此过程中,加深宋林静对于和伟的好感,觉得他人品诚实可靠,和他在一起有安全感。

他们相爱了,一次,于和伟送宋林静回家,到了楼下。没想到这一幕被宋父看到。
宋林静到家后,父母经过了解,得知于和伟姊妹多,家庭条件这么差,父母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。父母觉得宋林静从小是在蜜罐里长大的,没受过苦,跟于和伟在一起以后能有好日子吗?
然而,宋林静就认准了于和伟。
1992年,21岁的于和伟顺利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,也成为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。
为了让于和伟顺利的上学大学,于和伟母亲不怎么支持,大姐就把家里孩子的钢琴给卖了,资助他上大学。
那时候,上戏的学杂费加住宿费一年700多块。
于和伟去了上海上学以后,就留下宋林静一个人在抚顺,他走了,就把宋林静的心也带走了。
上海物价高,宋林静每月省吃俭用,把一部分工资寄给男友,自己只留30元零花钱,连一块钱的冰棍都舍不得买。
于和伟一走,宋林静就开始给他写信:“亲爱的,一切都好吧?要保重身体,常给我来信,想你。”
信寄出去以后,天天盼着回信的宋林静,等了一周也没等到,有同事给她开玩笑说:“于和伟到上海上了大学,周围肯定有许多漂亮的女孩,你们不在一起,他说不定会变心的。”
宋林静更加的不安,又给于和伟写了一封信:“于和伟同志,我知道你非常忙,如果不方便就不用回信了。”
称呼从“亲爱的”变成“于和伟同志”,说明了宋林静心里的不满。
原来,于和伟到学校报到后,马上就集体到外面军训了半个月,根本没收到老婆宋林静的信,也没顾上给她写信。
等他回到学校看到宋林静的两封信时,他立即给宋林静回信,向她解释,向她道歉。很快,宋林静的信来了,称呼又变成了“亲爱的”,于和伟悬着的心这才落下了。
经历了这次误会,他们更加感觉到了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,爱对方更深了。
宋林静知道于和伟是个大孝子,宋林静心疼他,常常把自己的工资寄过去供他吃用,也经常到于和伟的家中帮他照顾他的母亲,而她所做的这一切,都让于和伟母子俩对她很是感激。
有次放假回家时,于和伟母亲说:“林静这孩子真好,你一走就是4年,丢下她多苦啊。你问问学校有没有两年的大专,你干脆改成大专吧,这样你就能早点回来和她在一起了。”
后来,上海戏剧学院开办了表演进修班。1994年的时候,于和伟鼓励宋林静也一起去考上海戏剧学院,两人成为了同学。
1996年两个人同时毕业,又一起去了南京话剧团,郎才女貌,是别人都羡慕的一对。
1998年,宋林静向于和伟求婚,而那时候的于和伟正是事业低谷期。

于和伟经常被安排跑龙套,在台上甩大旗,连台词也没有。宋林静却得到重用,每天有导不完的戏,工资也比于和伟多。
那些成绩不如于和伟的大学同学,个个片约不断,买车买房,让于和伟很不服气,情绪低落,宋林静劝他耐心等待时机。
一年过去了,于和伟的事业仍然没有起色,内心痛苦不堪。
然而宋林静一直在他身边鼓励支持他,还告诉他“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”的。为此,她经常拉着于和伟去看别人演戏,还和他一起探讨戏份,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于和伟信心。
宋林静为了鼓励于和伟尽快走出困境,还主动向于和伟求婚。
于和伟感动不已说:“我这个落魄的样子,哪能配得上你?”
宋林静说:“我这辈子爱定了你,我相信你一定能行,你是最棒的!”
但事与愿违,此后3年,于和伟还是无戏可拍,在待业的痛苦煎熬中,产生了放弃当演员的想法。
宋林静一直开导他,让他看剧本背台词,分析表演的好坏之处,阅读文学、历史、哲学等方面的书籍,增强文化底蕴。
1999年11月,于和伟终于在电视剧里演上有几句台词的配角,总共拍了两天戏,片酬400元,于和伟高兴得像个孩。
终于在于和伟28岁的时候,他接拍了第一部电视剧《曹操》,事业开始起步,紧接着参演《历史的天空》、《大宅门2》、《搭错车》等等,再接着2009年的《三国》热播,于和伟真正被观众熟知,此后,他的演艺之路正式走上正轨,无论是《军师联盟》中的曹操,还是《楚汉联盟》中的秦始皇,都让人无不赞叹。
多年后于和伟谈起老婆都是嘴角带幸福的。
2003年宋林静怀孕了,于和伟从此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,为了给妻儿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,他不得不在娱乐圈更加卖力的工作。
当时于和伟想当演员时,母亲很不理解,母亲认为话剧社工资稳定,养家糊口没问题,起码比现在过得好。
并且于和伟从小学习不好,即便考上了家里也承担不起学费,于是坚决反对于和伟的想法。
这时大姐站了出来,她非常赞成于和伟的梦想,并劝说其他兄弟姐妹一起出资帮助于和伟完成梦想。
于和伟内心倍受感动,为了不让家人失望,他努力学习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。
长姐再一次帮助他,把家里的钢琴卖掉了,一年七百多的学费都是长姐一人在支出。
长姐的付出让于和伟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,因为他知道这是长姐的期望。于和伟一有空就钻研演技,学习知识,空余时间兼职拍戏赚钱来减轻母亲和姐姐的负担。
后来的情况好转起来,有戏可拍的他最高片酬一千多块钱一集,在那个年代一千多块钱是大数目,他凭借后期的努力和优异的成绩成了屈指可数的尖子生。
1996年毕业前,南京话剧团邀请于和伟毕业后到那里工作。然而,这份工作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轻松,反而片酬还有所降低。他的瓶颈期再一次到来,成年人的心理防线随着事业上的下坠而崩溃,于和伟又开始怀疑自己。
1996年,25岁的于和伟出演了上戏的毕业大戏《借我一个男高音》,看到台下的观众为他欢呼为他鼓掌,他觉得自己的坚持好像有了一些价值。
他的毕业论文的第一句话是:我上了贼船。
在毕业前,南京前线话剧团就直接点名要于和伟,他以为自己要大干一场,但接下来的生活更是生生给了他一棍子。
话剧团的工作稳定,早上去团里报到、开会,一天三顿都在食堂里吃,伙食也比较好,也很少锻炼,于和伟吃到了170斤。
毕业后两年,于和伟就是站在舞台最后面的旗手,只负责甩大旗。
那个时候,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去珠江路买电影光盘。
当于和伟看到他的同学都一部戏一部戏的接,出了名,买房买车;宋林静的机会却比他多,不仅参加话剧的排练,还开始担任导演助理,挣的也比他多。。
他心里不服气,情绪也很低落,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几年。
心态崩溃的于和伟痛苦之际,甚至打电话和姐姐说,自己想死。
宋林静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。她不断地鼓励他说:“你绝不能放弃,你不是这样的人。我爱你,就是因为你是个不愿意向命运低头的人。虽然你现在正处于低谷,但只要你自己努力,机会一定会来的。”
那段时间,宋林静是于和伟的精神支柱,是他强大的精神后盾。
后来他说:“如果没有妻子的理解、安慰和帮助,他真不知该怎么办,也许早就改行了。”
1999年,于和伟参演个人首部电视剧《曹操》,在里面饰演早期的荀彧,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。
或许连他自己都想不到,此后的多年,他和《三国》里的人物竟然有了扯不断的缘分。
2001年,30岁的于和伟又在《卧龙小诸葛》中出演了“鲁肃”的角色。
2003年,他拍摄电视剧《历史的天空》才彻彻底底出现在大众视线中,导演高希希推荐于和伟出演反一号“万古碑”。
可能当时导演也是看在编剧的面子上,因为高希希根本不了解于和伟。
一个月后,又出现了变故,本来当时他们想用的演员要价高,等看了剧本后,觉得价钱可以,就让他演了。
他们对于和伟说:“你要是感兴趣,里面还有一个人物叫李文彪,是个叛徒……”
而后于和伟将此事告诉蒋晓琴,她立刻打电话给导演:“我们三个编剧联合推荐,剧本人都看了一个月,怎么能说不用就不用?”
几个小时后,导演给于和伟打电话说:“于和伟,万古碑,你接着演吧……”
当时的于和伟演完戏就走,也不怎么和剧组的人说话,同组的李雪健、张丰毅等等大腕也不怎么说话。
当于和伟的母亲看着《历史的天空》中,于和伟被打了一巴掌时,心疼的说:“是活该,但是你不能那么打。”
他去拍戏前,宋林静有了身孕,妊娠反应很厉害,天天呕吐不止。
于和伟心疼妻子,想推掉《历史的天空》。宋林静表示反对,说这是不容错过的机会,还开玩笑说:“你的长相看起来有点坏,是天生演反派的料!”
到了剧组,于和伟每天都要给妻子打两个电话,询问情况。有一天没有他的戏,他立刻坐车赶回了家,到了家里已经是夜晚。
那天夜里,于和伟一夜没睡,给妻子洗脚、按摩,等妻子睡着后,又把家里的活儿干完了,第二天又赶回剧组。
于和伟经过几年的积淀和准备,把坏到骨子里的“万古碑”演绎得淋漓尽致,得到了导演高希希和主演李雪健、张丰毅的交口称赞。
拍完《历史的天空》后,于和伟火了,他与王丽坤合作了《青盲》、《零下三十度》、《爱的多米诺》、《连环套》等剧,传出了风言风语,说得有鼻子有眼的,网上甚至有两人“秘密约会”的照片,于和伟百口莫辩。
有人告诉宋林静,说于和伟和某个女演员关系暧昧,还看到他们一起外出。
宋林静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,等于和伟回家后,便质问他和那个女演员是怎么回事。
于和伟一头雾水:“除了在片场,我几乎没和她说过几句话。”
可是,宋林静却固执地认为于和伟是在骗自己。那天,她和于和伟大闹了一顿。
于是,于和伟坦诚地和宋林静谈了一次话,告诉她,自己决不会做对不起她的事,自己将永远爱她。
于和伟的真诚消除了宋林静的担心和误会,尽管于和伟和王丽坤的绯闻炒了很多年,但宋林静不为流言蜚语所动,深信丈夫深爱着自己,绝不会做出格的事。
后来于和伟与王丽坤的绯闻被证实是虚假新闻,所谓两人秘密约会的照片,实际上是他们拍完电视剧《连环套》杀青后回京的照片,周围都是工作人员,别有用心的狗仔将照片进行剪裁,画面上只有他俩。
之后于和伟变得越来越忙,回家的机会一年三次,在家最多待三天就走了。
就在一切都有所好转时,上天再一次捉弄了他,他的大姐被查出了肺癌,而他再一次回到家时收到的便是大姐去世的消息。
大姐离世前,于和伟忙于考试,为了不让他分心,大姐没有让家人告诉这个自己非常疼爱的弟弟。等到于和伟考完试后,家里人才告诉他这个不幸的消息,每每提及此事,于和伟都忍不住掉眼泪。
大姐一生为他着想,疼爱有加,但他竟没能见到大姐最后一面,这件事也成了他一生的遗憾。

多年后,在参加《大牌生日会》,于和伟提到自己的大姐时。还是忍不住流下泪来,说自己愧对姐姐。
大学期间,于和伟为了挣钱,拍过50元一次的挂历模特。再后来,去拍戏,能拿1500块一集,相当不错了。
母亲和长姐的去世让于和伟沉淀了一段时间,他在思考演戏究竟值得吗?
但他不能后悔,毕竟这条路是他自己选的,也是姐姐一步一步铺垫的,他要带着姐姐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走下去。
于和伟又出演了高希希的《搭错车》,这部戏拍完后,他和宋林静的女儿荞麦出生了,两口子喜极而泣。
2009年的时候,38岁的于和伟在古装剧《三国》中饰演刘备,灰灰看了很多遍,他演的确实好,该哭的时候哭,该霸气的时候霸气,一举一动尽显演技。
他事先做足了两个月的功课,仔细研究与三国有关的历史,得出了刘备不是“哭帝”的结论:“他如果一直哭,谁跟着他啊,他应该是有种人格魅力,一定要像大哥,一定要稳得住。”

他凭借《三国演义》一剧火爆大江南北,他把刘备演得深入人心,从此演艺圈少不了他的名字。
随后他也开始演各种突破类型的角色,挑战自己,并有了“一人千面”的称号,这是对一个演员很高的评价。

2014年,于和伟主演了《下一站,别离》饰演剧中的好男人秋阳,以为此剧他获得最佳男演员奖。
2015年,于和伟击败黄磊吴秀波,斩获华鼎奖最佳男演员奖。

直到2018年,于和伟在《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》获得第24届上海电视节“白玉兰奖”最佳男配角 。
事实证明,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愚者错失机会,智者善抓住机会,成功者创造机会,机会只是给准备好的人。成功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,一分耕耘一份收获,人生就是要不断成长和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