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奕宏出道23年:考了3次中戏,大学4年没戏拍,苦熬8年才成名

时间:2021-10-09 17:43:16

文 | 糖果果


电影《长津湖》爆火,在片中演“谈子为”的段奕宏再次凭演技出圈。


有网友总结说,只要是编剧兰晓龙和段奕宏的合作,必定是精品,比如2006年播出的《士兵突击》,还有2009年播出的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。

两个人,一个写得好,一个演得好。

提到段奕宏的成名作《士兵突击》,果姐才突然发现,这部电视剧已经播出15年了。


所以算下来,1998年中戏毕业出道的段奕宏已经走过了23年。


回顾他的演艺之路,是真的很不容易。


出生在新疆西部小城的他,因为别人的一句话,说他有表演天赋,就背了一包馕进京求学。


结果馕半路被偷了,而他花了4年一共考了3次,才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。


可在大学4年里他一部戏也没接到,毕业后拍摄的大多数作品都是给别人作配。

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,可他却十分执拗,不为名利弯腰,不炒作,守好作为演员的本分,认真演好每一个角色,甘愿为戏为奴。


有人问他,你怎么看待自己苦熬8年才火这件事?


他说,他觉得自己很幸运,一点都不觉得苦,人生所经历过的所有磨炼都是宝贵的经验。


有这样的心态和对表演的认真专注,真的就该他火。


01


1973年5月16日,一个名叫段龙的男娃在新疆西部小城伊犁伊宁市出生了。


他就是段奕宏,朋友喜欢称他为老段。


段奕宏在家里排行老三,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人,祖籍四川。


因为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,家人都很疼爱他,让着他,结果养成了他淘气的性格。


他不喜欢学习,文化课很差。


有一次因为校长说他头发太长,不让进校门,叫他回去把头发剪了再来。


他就赌气逃了两周的课,白天背着书包出门,下午放学准备背着书包回家。


父母愣是没发现问题。


直到老师找上门来,家人才知道。


父亲十分无奈,说这孩子将来能做个伐木工人就不错了。


谁能知道,几十年后段奕宏会成为大银幕上最闪耀的星。

段奕宏小时候家里穷,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,但是他们家里却有《上影画报》和《大众电影》这样的杂志,这是因为段奕宏的母亲十分喜欢看电影。


而这些杂志就成为了段奕宏童年的阅读刊物,他与母亲一样,也很喜欢看电影,而且不光是看,还非常入迷,经常跟母亲一边看一边因剧情感染而流泪。


他还有一个爱好,看完电影之后给母亲模仿片中人物表演。


所以那个时候看的电影,算是段奕宏人生中的表演启蒙“老师”,只是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,这就是表演,更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,也会成为大银幕上的一份子。


但是,段奕宏之所以走上表演这条道路,真的是很偶然。

高中的时候,段奕宏在班里担任文艺委员。


有一次学校组织文艺汇演,班里需要出两个节目,段奕宏便自告奋勇当起了负责人,他们准备了两个节目,一个集体舞,另一个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。


段奕宏的小品很成功,获得了二等奖,还拿了300元的奖金。


但是对于他来说,最重要的是,因为这一次演出,改变了他的命运。

当时学校借用了伊犁宾馆剧场作为演出地点,恰好那天伊犁话剧团也借用了同样的剧场,他们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请来了一位名叫陈加林的老师来导戏。


网上关于陈加林老师的资料不多,他是上戏的教授,国家一级导演,执导了多部话剧,潘虹、宁静都是他的学生。

陈加林(右)

那天陈加林刚好在伊犁宾馆为伊犁话剧团导戏,又刚好看到了段奕宏的那个小品汇演。


他看出了这孩子有表演的天赋。


于是转身对伊犁话剧团的团长说,可以跟那孩子说说,让他去考上海戏剧学院。


听了伊犁话剧团团长的话,段奕宏他才知道这世上还有这种专业院校。


换做别人,可能把这话当成随口说说,但段奕宏却记在了心上。


他开始琢磨着要怎么参加考试,最后他决定去北京,考中央戏剧学院。

02


段奕宏出发去北京的前一天晚上,他的母亲彻夜难眠,第二天一大早去买了两个大馕揣在包里,一路将他送到了汽车站。


这是段奕宏第一次出远门,在此之前,他从未走出伊宁市。


上车之前,母亲对段奕宏说,出门在外对别人要以诚相待,那样人家才会对你好。


段奕宏回答说,那我要是被骗了怎么办?


母亲说,你又不是傻子,还能被别人骗三次啊?


母亲的这句话成为了段奕宏待人处事的原则,圈子里的人浮躁,虚情假意的也不少,溜须拍马的也不少,但是段奕宏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,所以经常被人说是太执拗。


继续说那一天,背着一包馕,18岁的段奕宏挥别母亲踏上求学之路。


他得坐24个小时的汽车,再转乘火车,需要四天三夜才能到北京。


为了省钱,他只能坐硬座,卧铺那是不敢想的。

这是段奕宏第一次参加艺考,他毫无意外地落榜了。


但他说走出来才知道,外面的世界有多大。


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回忆起这段往事,段奕宏说,那个时候特别想留在北京,为此他特意在早上的时候跑去了个煎饼果子,还买了一杯可乐,因为他从没喝过这玩意。


一手拿着煎饼果子,一手拿着可乐,段奕宏觉得这就是时髦,他很想证明给别人看看,他也是北京的一份子。


没通过考试是在段奕宏的预料之内的,得知落榜的那一天,段奕宏跑到天安门去观光,他坐在人民纪念碑底下,开始思索着回去怎么跟父母说,让他再考一次。

结果第二年再来,段奕宏还是落榜了。

但这一次,回去之后他开始琢磨着落榜的原因,后来硬撑着交钱报了一个证书班,去上了七八个月的课,结果第三次还真就考上了,成为94表演系的一名学生。


花了四年的时间,考了三次,段奕宏终于实现了梦想,如愿踏进了中戏的大门。


可是对于段奕宏来说,随之而来的却是危机感,他突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卑,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,他真的能当演员吗?合适当演员吗?

在班里,段奕宏的身高属于倒数第一第二的,长相也很土气,别说外型不重要,在演艺圈里,第一个看的就是外型,大学四年他去试镜,大多数都是因为外型被刷掉。


人家直接跟他说,你不是我们找的那一型。


第二个就是经济问题。


别人去跑组试镜,都带着漂亮的写真和简历,可段奕宏两手空空,因为他没钱拍写真。


不过最让他自卑的一点,是自己在学识上与同学们之间的差距。


他发现他的同学都看过很多名著和影片,他连《白鹿原》是什么作品都不知道,还以为是言情小说。


他该怎么办呢?

03


大学四年,最开始的那一年多的时间,段奕宏过得恍恍惚惚,不知何去何从。


他说那个阶段非常的痛苦,不敢跟家人提这些事。


因为他考了三次才考上的学校,这是自己的选择,就应该由自己去承受这一切。


在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后,段奕宏选择了一条孤独的路。他没有再跟其他同学一起出去跑组,很多人劝他去当群演,还能顺便挣点生活花,但是他拒绝了。


他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。


跑图书馆看书恶补文学知识,看电影增加看片量,琢磨片中演员的表演,他最喜欢的演员是詹姆斯·迪恩。


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,段奕宏特别较真。


他的同学龚蓓苾说,段奕宏每次交作业的时候,都要一直排练排到满意为止,有时候到最后一刻,还想能不能更好一些。


因为排练场到点关门,段奕宏为了能在里面通宵排练,有时候会躲到景片里。


等老师检查完关门走了再出来排练,第二天一早再翻窗出去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段奕宏的努力慢慢有了回报。


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,每次交作业都有好多同学跑去观摩,他的表演成为了同学们争相学习的范例。


随着老师的认可让段奕宏心里越来越踏实了。


1998年,大学毕业前夕,段奕宏跑到文化部去,他想去见文化部部长,当面问一句,他那么好的成绩为什么不能留在北京?


他在接待室里坐了一天,部长没见到,但是见到了个处长,还混着吃了别人的一个鸡腿和花卷。他说那天回去之后,晚上参加学校里的演出都觉得有劲了,因为自己尽力了。


段奕宏优秀的成绩最终还是起了关键性作用。


在老师的提携下,他毕业后进入了国家话剧院,如愿留在了北京。


演话剧,有时候到一些电视剧电影里面演个配角。

2002年,段奕宏终于等到了当主演的机会。


他出演了王小帅执导的电影《二弟》,在里面演个“偷渡客”。


为了接近人物原型,他跑到街头去体验生活,围观一群小混混打麻将。


为了跟这帮小混混成为朋友,他跑去买烟回来给他们递烟,愣是站了一天看他们打麻将,晚上又跟着他们去吃晚饭,第二天再接着去麻将馆找他们。


一起玩了一个星期后,段奕宏把这帮小混混带回剧组。


导演王小帅都傻眼了,说我来了一个月都没认识这些人,你才来几天就跟他们混熟了。


最后这些小混混都在电影里当了群演。

因为在片中的出色表演,段奕宏捧回了印度新德里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。


但是,他的演艺之路还是不温不火。


直到他出演《士兵突击》。


04


2006年年底,一部名为《士兵突击》的电视剧播出,段奕宏开始被全国的观众熟识。


然而,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导演康洪雷找了段奕宏两次,他都推辞了。


因为他怕自己演不好袁朗这个角色。


他对康洪雷说,他想演张译的那个角色史今,可是康洪雷说那绝对不行。

为了让段奕宏答应出演,康洪雷用了激将法。


他对段奕宏说,外边都在传你塑造角色的能力很强,我倒想看看你的能力强到哪儿。


段奕宏直接回说,你别激我,我不强。


可是因为剧本实在是太好了,段奕宏最终还是接了这部剧。


整个拍摄过程段奕宏都怯怯生生的,他心里没底,怕自己演得不好。


他说没想到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,大家都挺喜欢的。

这部剧集大获成功后,编剧兰晓龙又写了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,据说正是因为看了段奕宏在《士兵突击》里的出色表演,兰晓龙才放开了创作《团长》。


导演康洪雷再度联手段奕宏,又创作了一部经典剧集。


而段奕宏在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里再攀事业高峰,塑造的龙文章获得了观众和圈内的高度认可,获得了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票选最具人气男演员奖。


随后,段奕宏还向大银幕拓展,出演了《白鹿原》、《我愿意I Do》、《西风烈》等影片。

2013年,段奕宏接下了曹保平的电影《烈日灼心》,与郭涛、邓超一起合作。


这是一部比较特别的戏,为了演好警察伊谷春这个角色,段奕宏申请去派出所体验生活。


结果导演曹保平说,老段,你现在这个段位还需要体验吗?


段奕宏回答说,“一个南方的派出所的公安干警,对我来说是陌生的,这个职业对我来说也是陌生的,我不靠近他,不走近他,我做不出一些选择和判断。”


这部影片为段奕宏拿下了上海电影节和华鼎奖的最佳男主角奖。

2017年,段奕宏又塑造了一部代表作《暴雪将至》,扮演保卫科干事余国伟。


段奕宏觉得余国伟这个角色与他很相似,两人都挺犟,都很执拗,只要是认定的事情就要走到底,可是两人的结局大不同,余国伟走偏了道。


这部影片的导演董越是新人,他没有想到段奕宏会愿意出演他这部小片,而段奕宏则说,他选剧本看中的是角色的魅力,他被余国伟这个角色所吸引。


他本以为拍出来可能是个高级电视剧的感觉,结果看了成名非常惊喜。


更让他惊喜的是,凭着在片中的出色表演,他拿下了第30届东京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奖。

段奕宏在接受杨澜采访时曾说,他不觉得自己身上有天赋,每一部戏对他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,他之所以接的戏不多,就是因为怕塑造角色时进入自虐的状态:


“我自虐的很大力量来自于我对自己的不信任,对这个新的人物,我去驾驭他和诠释他的不信任,我用这种自虐的程度,来让我自己有一种踏实的感觉。”


很多人不理解,劝段奕宏别那么较真,看看现在的流量明星,连台词都不背,谁还愿意花时间体验人物和琢磨角色,有的演员拍戏时就念数字。


段奕宏说他早期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演员,不过,现在已经见不到那个演员了,这样的人被淘汰也是迟早的事。

在演艺圈里,段奕宏的这份执拗也许会显得格格不入。


但也正是这份执拗成就了现在的段奕宏。


三考中戏,大学四年努力学习提升自己,出道后从小角色开始,一步一个脚印。


他走得踏实又稳固,这才是真正的演员该走的路。


— end —


作者:糖果果,自媒体作者,关注热点和人物成长故事,欢迎大家关注和留言。